作为成年男性,每个月我都会有那么一两天坐立不安,没错,就是更新研究速递。本项目初衷就是每个月推送些我读到感兴趣的环境科学领域的论文,是在GitHub上收集投稿,不过显然我高估了投稿热情,所以一到月底我就不得不拿出半天一天的时间把过去一个月发表的相关论文过一遍。本来这倒也不算是负担,毕竟吃这碗饭就得保持对前沿的敏感,但项目持续七年了,怎么说也要有个七年之痒了。
我大体计算了一下,现在每个月我收到的更新条目大概有五百条左右,九成看完题目我就过了,剩下几十条会读摘要,推荐出来的基本都会读原文。然而,就算这样,月底也得搞几个小时,我应该雇个助手来帮我筛掉那九成文章。当然,我雇不起人,但大语言模型我还是雇得起的,我平时很多文章只看了题目,但要是大语言模型就可以至少读完摘要,那么我需要做的就是让他给我出一个推荐,为了量化方便,就让他直接打分。
因为研究速递面向的读者比较宽泛,所以我设计了两个分数,一个直接考察其学术价值,另一个考察其社会影响力。前者是要保证质量过硬,后者则是要排除掉那些小圈子互捧臭脚的无用研究。最开始的评分是这两个分的加权综合分,后来我还是改成了分项得分,毕竟我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