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来另一个意外是一个很陈旧的叙事主题,那就是机器人对人工的取代。过去一年我过于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回淄博吃烧烤点了串抬头猛然发现来送串的是机器人,是通过桌子上或天花板的标记定位的桌子,声音也是那种无害娃娃音。

说起来我在羽田机场转机时里面室内用来运人运行李的车播放的也是幼儿园歌曲风,车也设计成很圆润可爱的样子。把机器人交互低幼化的设计往好听了说就是文明的进步,是无害化与友善的表现,但同时我也有种被当成孩子保护感觉,我不喜欢这种感受。机器人不必要拟人,如果拟人也没必要参考什么幼态持续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不需要装可爱,这种幼儿园老师式的设计很可能是东方大家长文化的体现。成年人对未成年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