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种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情绪化,不是个人层面的而是社会层面的,感觉像是历史的怪圈。从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到工业社会的靠工具理性与科学技术吃饭这段发展似乎总会导致下一阶段的整体情绪化,人一旦解决了物质匮乏问题,情感需求马上就会把物质需求贬的一文不值。
情绪化最大的表现形式就是有热度没持续性,作为生物的人是不可能长期处于亢奋状态的,即使是主张激进的公益组织也需要引入现代管理制度保障持续输出而不是依赖个体。说直白些就是起承转合的叙事逻辑,从正常到不正常再转到新的平衡态维持正常,这对社会中的个体而言是很自然的现象。今天你喜欢张三,恰巧又看到张三的新书,脑子一热就买了,读到深夜连连叫好,明天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