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我们经常听到在某某日常用品中某某“有害”物质超标多少倍,然后网上就心照不宣的传起我们如何百毒不侵的段子。其实就像保质期一样,标准这东西源于质量控制,而质量控制的核心原则就是可比性。

关于可比性,试想面前有两个苹果,你想知道哪个苹果更好吃,但好吃算不上一个标准,因为个人口味是不一样的。那么我选糖分高的更好吃,这时候糖分就可以当作一个标准,因为1)你可以使用标准化的测定程序来得到并重复你的结果,2)你可以推广“糖分高”就“好吃”的这样的理论。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可比性的本质:结果唯一(信度高)且得到认可(效度高)。同时你也会发现相比较而言,第二条上更容易钻空子,超标这个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人们相信那个标准数值,但并不明白也不太想明白超标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标准,特别是跟健康、食品相关的标准 …